绝缘电阻测试——阻断漏电的“防火墙”
1. 为何要测?
绝缘电阻测试旨在验证灯具的电气绝缘性能,确保电流只能在设计好的导体中流动,不会泄漏到人体可能接触到的金属部件上。这是防止触电事故的最基本保障。
2. 如何检测?
使用高阻计(兆欧表),在灯具的带电部件(如灯头内的金属片)与可触及的金属外壳之间,施加一个很高的直流电压(通常为500V或1000V),并测量两者之间的电阻值。
3. 合格标准是什么?
标准(如GB 7000.1)要求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一个规定的阈值(例如4 MΩ)。这个巨大的电阻值,相当于在危险电流和人体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耐热耐火测试——抵御高温的“试金石”
灯具在长时间工作下会产生热量,其材料必须能承受这种热负荷而不失效。耐热耐火测试就是检验灯具材料“定力”的关键。
1. 耐热测试(球压测试):
•目的:检验固定带电部件的绝缘材料(如灯座塑料)在高温下是否容易变形软化,从而导致短路或触电风险。
•方法:将一个规定压力、规定直径(如5mm)的钢球,压在该绝缘材料表面,并在比该材料正常工作时更高的温度(如125°C)的烘箱中放置1小时。
•合格标准:取出冷却后,材料表面压痕的直径不得超过2毫米。这证明了材料有足够的耐热形变能力。
2. 耐火测试(灼热丝测试):
•目的:模拟故障条件下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检验绝缘材料是否易燃或能有效阻止火焰蔓延。
•方法:用加热到特定温度(如550°C、650°C或850°C,根据部件重要性而定)的灼热丝,抵住样品一定时间后移开。
•合格标准:样品不应起燃;或即使起燃,也应在灼热丝移开后30秒内自行熄灭。这确保了在极端情况下,灯具不会成为火灾的引燃源。
防触电保护测试——构建全方位的“物理屏障”
这一测试确保在正常使用和意外情况下,使用者都不会接触到带电部件。
1. 结构检查:
•用手或标准试验指(模拟儿童手指)去试探,确保无法直接触及灯头内部的带电金属件。
•检查外壳的开孔是否足够小,防止手指或导线意外伸入。
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测量不同电位的带电部件之间、以及带电部件与可触及表面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电气间隙)和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
•距离必须满足标准要求,以防止在潮湿或污染环境下发生空气击穿或表面漏电起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