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冲击性能检测
1. 落球冲击试验
•目的: 模拟硬物冲击,评估玻璃的抗穿透能力。
•方法(参考GB/T 9963《钢化玻璃》等):
1.将玻璃试样水平放置在开放式的支撑框架上。
2.将一个规定质量(如227g、500g、1000g)的钢球,从规定高度(如0.5m、1m、2m)自由落体冲击玻璃中心区域。
3.观察玻璃是否破裂,若破裂,检查碎片状态。
•判定标准:
•安全玻璃(如钢化、夹层玻璃): 要求冲击后,即使破裂,碎片也应小而钝,或无穿透性洞口(夹层玻璃),避免大块尖锐碎片对人造成伤害。
•应用: 用于鉴定钢化玻璃、建筑用安全玻璃的合格性。
2. 霰弹袋冲击试验
目的: 模拟人体等软重物冲击,评估玻璃的抗冲击韧性及破裂后保持完整性的能力。
方法:
1.使用一个装有霰弹(如铅砂)的柔性袋作为冲击体。
2.通过 pendulum 或提升装置,使其以特定能量冲击玻璃。
3.观察冲击后玻璃的破坏情况。
判定标准:
•重点考察玻璃是否被穿透,以及碎片是否从框架中脱落。夹层玻璃在此测试中表现优异,即使玻璃破裂,中间层胶片也能牢牢粘住碎片,防止其飞溅和脱落。
•应用: 是评估建筑用夹层玻璃、淋浴房玻璃抗人体冲击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耐热震性能检测(热冲击测试)
测试原理与方法(参考GB/T 15728《玻璃耐沸腾混合碱水腐蚀性试验方法》及相关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1.试样准备: 将玻璃试样在恒温恒湿环境下达到温度稳定。
2.冷热冲击:
•方案A(更严酷): 将试样在高温箱(如100°C)中保持一段时间后,迅速转移至低温水槽(0°C冰水混合物)中。
•方案B(常用): 将试样置于特定温度的恒温烘箱中,达到热平衡后,取出并立即投入室温(如25°C)的水中。
3.观察检查: 取出试样,擦干后目视或使用放大镜检查表面和边缘是否有裂纹、破裂。
4.判定标准: 试样不出现任何裂纹或破裂为合格。
重要性:
•此项测试对钢化玻璃尤为重要。钢化玻璃的表面存在巨大的压应力,内部存在张应力。不均匀的受热会破坏这种应力平衡,可能导致其“热爆裂”。通过耐热震测试,可以筛选出应力分布不均、质量不合格的钢化玻璃。
三、自爆风险分析与检测
1. 自爆原因:
•元凶: 硫化镍(NiS)微粒。玻璃原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混入含镍的杂质。
•机理: NiS在高温钢化后处于高温相态(α相),常温下为亚稳态。在自然存放或使用过程中,它会缓慢转变为低温相态(β相),体积膨胀约4%,在玻璃内部产生巨大的张应力,导致自爆。
2. 风险评估与检测方法:
均质处理(热浸处理):
•目的: 目前最有效、最普遍的预防自爆的方法。它是一种“引爆”处理。
•方法(参考标准如澳洲AS/NZS 4667): 将完成钢化的玻璃放入“均质炉”中,加热至290°C±10℃,并在此温度下长时间保温(通常数小时)。
•原理: 此温度环境会加速NiS的相变过程,使那些含有不稳定NiS结石的玻璃在受控的炉内提前爆裂。从而将合格品(通过测试的玻璃)的自爆概率从约千分之三降低至万分之三以下。
在线检测技术:
•偏振光检测: 利用偏振光照射钢化玻璃,通过观察玻璃表面产生的条纹(应力斑),有经验的操作员可以识别出应力分布异常的区域,这些区域可能是潜在的自爆源。
•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检测: 结合高清相机和图像识别算法,自动检测玻璃内部的杂质、气泡和应力异常,实现在线、高效的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