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危险品(如易燃液体、压缩气体、腐蚀性物质、锂电池电解液等)的运输与储存,始终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而危险品包装,不仅是“容器”,更是防止泄漏、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的关键屏障。一旦包装密封失效,轻则造成物料损失,重则引发火灾、毒气扩散、海洋污染等重大事故。
为确保危险品包装在运输全过程中的密闭可靠性,一项强制性测试被全球广泛采用——
气密性试验(Leak Tightness Test),又称密封性测试或压力衰减测试
它是危险品包装出厂前必须通过的“生死考验”,也是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UN Recommendations on th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中的核心要求之一。
本文将全面解析危险品包装气密性试验的标准、方法、判定依据与实际应用,帮助企业筑牢安全底线。
一、为什么危险品包装必须做气密性试验?
1. 防止有害物质泄漏
易燃液体挥发 → 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
腐蚀性酸碱泄漏 → 腐蚀运输工具、伤害人员
有毒气体逸出 → 导致中毒、环境污染
2. 应对运输环境变化
高海拔地区气压降低 → 内部压力相对升高
温度变化(日晒、寒冷)→ 液体膨胀或气体压力波动
振动与冲击 → 可能导致密封结构松动
3. 满足法规强制要求
UN TDG、IMDG(海运)、IATA(空运)、ADR(陆运)等国际法规均要求危险品包装通过性能测试,其中气密性是液体包装的必测项目。
二、测试原理
气密性试验的核心思想是:
向包装内部施加一定压力,观察其是否漏气。
通过检测压力是否下降、是否有气泡产生,判断包装的密封性能。
三、常见测试方法
1. 压力衰减法(Pressure Decay Test) ✅ 最常用
原理:将包装加压至规定值,关闭气源,监测压力是否随时间下降。
设备:气密性测试仪、压力传感器、密封夹具
优点:非破坏性、可量化、自动化程度高
适用:所有可加压的危险品包装(桶、罐、瓶、复合袋等)
测试流程:
将包装连接至测试仪;
充入压缩空气至规定压力;
保压一段时间(如10分钟);
记录压力变化;
判断是否在允许衰减范围内。
2. 水浸法(Bubble Test)
原理:将加压后的包装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连续气泡冒出。
优点:直观、成本低
缺点:破坏性(包装需干燥)、不适用于腐蚀性液体包装
适用:实验室快速验证、小批量抽检
3. 流量测试法(Flow Test)
原理:持续向包装供气,测量维持压力所需的气体流量。
适用:大容积包装或需要高灵敏度检测的场合
四、测试流程(以压力衰减法为例)
样品准备
使用实际生产的包装样品(空瓶/空桶);
确保封口工艺(旋盖、压盖、热封)与量产一致。
设备校准
校准压力传感器与计时器。
连接与加压
将包装固定在密封工装上;
缓慢充气至规定压力(避免冲击)。
保压与监测
保压5–10分钟;
实时记录压力值。
结果判定
若压力下降 ≤ 规定阈值(如0.1 kPa/min),判定为合格;
否则为泄漏,不合格。
后处理
泄压,取下样品;
记录测试数据,生成报告。
五、合格判定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