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科技应用中,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需要在高海拔、高空飞行或真空环境中正常工作——从青藏高原的通信基站、民航客机上的航电系统,到无人机、卫星和载人航天器,这些设备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环境挑战:低气压。
低气压不仅影响设备的散热性能,还可能导致电晕放电、绝缘失效、材料出气、密封泄漏等一系列可靠性问题。为确保产品在稀薄空气中的安全与稳定,低气压测试(Low Pressure Test)成为高可靠性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验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系统解读低气压测试的原理、标准、应用场景及实施要点,帮助研发与质量工程师全面掌握这一关键环境试验技术。
一、什么是低气压测试?
低气压测试,又称减压试验或高海拔模拟试验,是通过将被测设备(EUT)置于低气压环境舱中,模拟其在高海拔或高空环境下的工作状态,评估其在低压条件下的电气、机械与热性能是否正常。
测试通常在静态低压或动态降压条件下进行,可结合温度、湿度、振动等复合应力,更真实地复现使用环境。
二、低气压对电子产品的主要影响

三、测试参数设置
1. 气压等级与对应海拔高度

2. 测试模式

3. 持续时间
短时测试:30分钟 ~ 1小时(功能验证)
长期测试:2小时 ~ 24小时(耐久性评估)
四、测试流程
预检
记录设备初始状态,进行功能测试。
放入试验箱
将样品置于舱内,连接电源与信号线。
抽真空
缓慢降压至目标气压(避免过快导致结构损伤)。
稳定与保持
保持目标气压至少30分钟,观察设备运行。
功能监测
实时监测电压、电流、信号输出、温度等参数。
恢复与后检
缓慢恢复至常压,取出样品;
重新进行全功能测试,检查是否有永久性损坏。
五、结果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