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T(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Test),中文全称为高加速应力试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封装材料及高可靠性电子产品领域的加速老化测试方法。它通过施加高温、高湿和高偏压等极端应力条件,快速激发产品潜在的失效机制,从而在短时间内评估其长期可靠性。
HAST试验是传统高温高湿偏压试验(THB, Temperature Humidity Bias)的升级版,具有更高的加速因子和更短的测试周期,已成为电子行业可靠性验证的重要手段之一。
HAST试验的目的
HAST试验的核心目标是:
加速暴露潜在缺陷:如封装材料吸湿、界面分层、金属腐蚀(特别是铝布线腐蚀)、漏电等;
评估产品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模拟高湿高温环境对电子器件的影响;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相比常规温湿度试验,HAST可在几天内完成等效数月甚至数年的自然老化效果;
支持质量控制与工艺改进:用于筛选不良批次、验证新工艺或新材料的可靠性;
满足客户或行业标准要求: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常要求进行HAST测试。
HAST试验的标准依据
HAST试验遵循多项国际和行业标准,主要包括:
JESD22-A110(JEDEC标准)
《Steady-State Temperature/Humidity/Bias Life Test – Unbiased Moisture Resistance – Accelerated Moisture Resistance Testing》
这是最权威的HAST测试标准,由JEDEC(联合电子设备工程委员会)发布,广泛用于半导体器件。IEC 60749-23
《Semiconductor devices – Mechanical and climatic test methods – Part 23: Damp heat, steady state (unsaturated)》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涵盖非饱和湿热和加压湿热测试。MIL-STD-883(美军标)
方法1004.14 “Moisture Resistance” 中也包含类似HAST的测试条件。AEC-Q100(汽车电子委员会标准)
对车载半导体器件的HAST测试有明确要求,通常用于Grade 1~3器件的可靠性验证。
HAST试验的失效机制
在HAST极端条件下,可能引发以下主要失效模式:
电化学腐蚀(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水汽侵入器件内部,在偏压作用下引发电解反应,导致铝金属化层腐蚀,造成开路或漏电。界面分层(Interface Delamination)
水汽渗透至芯片与塑封料、引线框架或钝化层之间的界面,引起粘接失效,破坏密封性。漏电流增加
湿气导致表面漏电路径形成,使器件绝缘性能下降。短路或开路
腐蚀产物堆积或金属迁移可能导致短路;严重腐蚀则导致开路。参数漂移
器件电气性能(如阈值电压、漏电流)发生不可逆变化。
HAST试验流程
1. 样品准备
选择代表性样品(通常为封装后的完整器件);
进行初始电性能测试(Pre-condition Electrical Test),记录关键参数;
清洁表面,确保无污染物。
2. 装载与接线
将样品放入HAST试验箱;
若需施加偏压,连接测试夹具并通电;
确保样品之间留有足够间隙,避免冷凝水短路。
3. 设置参数
设定温度(如130°C)、压力(如2.0 atm)、湿度、测试时间;
选择偏压模式(Normal Bias / Unbiased)。
4. 启动测试
启动设备,逐步升温升压至设定值;
保持恒定条件,持续运行规定时间。
5. 测试结束
缓慢降压降温,防止热冲击;
取出样品,干燥处理(如60°C烘烤1小时);
进行最终电性能测试(Final Electrical Test)。
6. 结果判定
对比前后电参数,判断是否超出规格;
进行失效分析(FA),如X-ray、SAT(超声扫描)、开封显微观察等;
若无参数失效且无物理损伤,则判定为“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