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4660-2017《道路车辆 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是中国车辆及其电子零部件在电磁兼容性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标准。它替代了之前的GB/T 18655-2010、GB/T 19951-2005等多项标准,进行了技术内容的整合与更新,为整车和零部件的EMC性能提供了统一的测试框架。理解并满足该标准的要求,是车辆产品合法上市和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
一、标准适用范围与核心价值
该标准适用于整车(M、N、O类车辆) 以及车辆电子电气零部件。其核心价值在于:
确保车辆安全性:防止因电磁干扰导致车辆关键系统(如制动、转向、动力系统)失效。
保证功能可靠性:确保车辆内外的电子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能互不干扰、协调工作。
满足法规准入:是中国车辆型式认证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重要技术依据
标准技术框架:两大核心内容
标准的要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immunity(抗扰度) 和 emissions(发射)。
1. 车辆抗扰度要求与试验
这部分考核车辆或零部件在面对外部电磁骚扰时,能否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试验包括:
整车抗扰度:通常在电波暗室中进行,使用大功率天线对车辆施加特定场强的电磁场,模拟来自广播、基站、雷达等外部源的综合干扰。试验中,车辆需在转鼓上运行(如怠速、巡航等),其所有功能状态不得出现与安全相关的性能降级。
零部件抗扰度:
主要方法包括:
大电流注入法:评估线束对高频干扰的抗扰性。
TEM小室法:用于小型零部件的辐射抗扰度测试。
电气瞬态传导抗扰度:模拟电源线或信号线上的脉冲干扰(如负载突降)。
2. 车辆电磁发射要求与试验
这部分限制车辆或零部件自身产生的电磁骚扰强度,防止其成为干扰源,影响其他车辆或路边电子设备。
整车辐射发射:在开阔场或电波暗室中,使用天线测量车辆在运行状态下(如不同车速、电器负载开启)向空间发射的电磁噪声,需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
零部件辐射/传导发射:
辐射发射:使用天线在电波暗室中测量零部件自身产生的辐射。
传导发射:使用线路阻抗稳定网络测量零部件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传导出去的骚扰电压/电流。
二、性能等级判定准则
标准对试验期间车辆或零部件的功能状态进行了分级判定,这是工程评价的关键:
A级:所有功能正常,无任何性能衰减。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B级:功能暂时降级或中断,但试验后能自动恢复。不允许影响驾驶安全。
C级:功能降级或中断,需要驾驶员干预(如重启)才能恢复。此类情况通常不被接受,尤其是与安全相关的系统。
D级:功能丧失,导致设备损坏或需要维修才能恢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失败状态。
与安全相关的系统(如制动、动力转向)必须始终达到A级要求。
三、 对制造商的意义与建议
"前移"EMC设计:EMC是设计出来的,而非测试出来的。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应考虑接地、屏蔽、滤波等EMC设计原则。
明确产品定位:根据车辆销售市场、配置的电气系统功能,确定需要满足的具体测试项目和严酷等级。
选择权威检测机构:GB/T 34660-2017测试系统复杂、投资巨大。与具备CNAS、CMA资质的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是确保测试准确性、有效性和报告公信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