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仪器、通信系统、家用电器以及汽车电子等各个领域。然而,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元器件对静电放电(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敏感性也日益增强。静电放电可能造成设备性能下降、功能紊乱,甚至永久性损坏。为确保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可靠运行,抗静电能力成为衡量其电磁兼容性(EMC)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背景下,GB/T 17626.2-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作为我国核心的抗扰度测试标准,为电子设备的静电防护设计与质量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标准概述
GB/T 17626.2-2018是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IEC 61000-4-2:2008标准的中国国家标准,于2018年发布并实施,取代了旧版GB/T 17626.2-2006。该标准规定了电子电气设备在遭受静电放电时的抗扰度试验方法、试验等级、试验程序及性能判据,适用于额定交流电压不超过1000 V、直流电压不超过1500 V的设备。
二、静电放电的产生与危害
静电放电是指带电体与另一个电位不同的物体之间发生的电荷快速转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体活动(如行走、摩擦衣物)可产生高达数千伏的静电电压。当操作人员接触电子设备外壳或接口时,静电能量可能通过直接放电或间接放电的方式进入设备内部,干扰敏感电路,导致数据错误、程序跑飞、重启甚至元器件击穿。
三、测试原理与方法
GB/T 17626.2-2018规定了两种主要的放电方式:
• 接触放电(Contact Discharge)
使用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直接接触被测设备(EUT, Equipment Under Test)的放电点。这是首选的测试方法,因为其放电路径明确、重复性好,能更真实地模拟操作人员直接触摸设备时的放电情况。
• 空气放电(Air Discharge)
当无法进行接触放电时(如设备表面为绝缘材料),将放电枪的放电端靠近被测点,通过空气击穿实现放电。该方法受环境温湿度、放电速度等因素影响较大,重复性相对较差。
四、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实施意义
1.适用范围 GB/T 17626.2-2018适用于:
所有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等电子产品
2.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保障设备安全:通过规范测试方法,确保设备在静电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
提高产品质量:帮助识别和解决设计中的静电防护缺陷
促进国际贸易:与国际标准接轨,消除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