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环保法规日趋严格,欧盟RoHS指令(《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已成为电子电气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必备认证之一。2011年,欧盟发布RoHS 2.0(2011/65/EU),进一步扩大管控范围并加强合规要求。
RoHS 2.0vs. RoHS1.0:主要变化
RoHS 2.0在原有RoHS1.0(2002/95/EC)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包括:
1、扩大产品范围:不再仅限于电子电气设备(EEE),新增第11类产品(如电缆、备用零件等)。
2、增加CE标志要求:RoHS 2.0纳入CE认证体系,企业需在产品上加贴CE标志。
3、新增4种邻苯二甲酸酯限制物质(2015年修订案,即RoHS 3.0)。
4、加强市场监管:要求企业提供技术文件(DoC)和符合性声明。
哪些产品需要符合RoHS 2.0?
RoHS 2.0适用于以下11类电子电气设备(EEE):
大型家用电器(如冰箱、空调)
小型家用电器(如吸尘器、电熨斗)
IT及通讯设备(如电脑、手机)
消费类电子产品(如电视、音响)
照明设备(如LED灯、荧光灯)
电动工具(如电钻、电锯)
玩具及运动设备(如电子玩具、跑步机)
医疗设备(2021年7月22日起适用)
监测和控制设备(如烟雾探测器)
自动售货机
其他未涵盖的电子电气设备(如电缆、备用零件)
企业如何应对RoHS 2.0认证?
(1)供应链管理
要求供应商提供RoHS合规声明,并定期审核原材料检测报告。
建立物料清单(BOM),确保所有零部件符合限值要求。
(2)产品检测与认证
实验室测试:选择欧盟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RoHS符合性测试(如XRF筛选+化学分析)。
技术文件(Technical File):包括产品设计、材料声明、测试报告等。
CE标志+符合性声明(DoC):确保产品符合RoHS 2.0及其他欧盟法规(如REACH、WEEE)。
(3)市场监管应对
欧盟海关和市场监督机构会进行抽检,不合规产品可能被召回、罚款甚至禁售。
建议企业定期自查,确保长期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