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23312011

检测认证专业知识分享

潮湿与高温的“双重暴击”——揭秘交变湿热测试

一、什么是交变湿热测试?不只是“蒸桑拿”那么简单

交变湿热测试,是一种模拟产品在周期性高温高湿与常温低湿环境交替变化中长期运行能力的环境可靠性试验。

与恒定湿热(持续高温高湿)不同,“交变”意味着环境条件不断循环变化,更贴近真实世界的气候波动——比如:

  • 清晨露水凝结,正午烈日暴晒
  • 雨林昼夜温差大,金属表面反复结露
  • 设备白天运行发热,夜间冷却收缩

📌 典型测试条件示例(依据GB/T 2423.4 / IEC 60068-2-30):

  • 高温高湿阶段:+40℃,95% RH,持续12小时
  • 低温低湿阶段:+25℃,常压,恢复12小时
  • 循环次数:通常为2、6、12或更多个周期(即数天至数十天)

在这个“热了又冷、湿了又干”的循环往复中,产品的材料、电路、结构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为什么需要这项测试?因为“水”比火更危险

我们常说“水火无情”,但在电子世界里,

水汽的危害往往比明火更隐蔽、更致命

🔍 湿气入侵的五大杀招:


杀招
危害说明
实际后果
💧 结露腐蚀
水汽在低温元件表面凝结,形成电解液环境
金属引脚锈蚀、PCB铜箔氧化
⚡ 漏电短路
潮气降低绝缘电阻,导致微电流泄漏
控制信号紊乱、系统误动作
🌀 电化学迁移(CAF)
湿气+电压促使离子迁移,形成导电通路
层间短路、功能永久失效
🧱 材料老化
塑料吸湿膨胀、胶粘剂失效、密封圈变形
外壳开裂、防护等级下降
📉 性能漂移
传感器受潮后读数不准,MCU工作异常
数据失真、控制失灵

🌦️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热带国家、地下工程、船舶设备等高湿环境中,这些问题极易集中爆发。

而交变湿热测试,正是提前引爆这些“潜在地雷”。




三、哪些产品必须通过这场“蒸煮考验”?

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经历如此严苛的洗礼,但以下领域的设备,几乎都将交变湿热测试列为“生死线”


行业
典型产品
测试必要性
🌐 通信设备
5G基站、光模块、路由器
部署于户外机柜,常年暴露风雨
🚗 智能汽车
车载ECU、电池管理系统
雨季车内冷热循环
🏗️ 工业自动化
PLC控制器、变频器、传感器
应用于化工厂、食品车间等高湿环境
🛰️ 航空航天
机载电子舱、地面支持设备
经历起飞-巡航-降落的湿度剧变
🏥 医疗器械
移动DR、呼吸机、监护仪
在急诊室、手术室频繁消毒潮湿环境使用
📱 消费电子
手机、耳机、智能手表
出口东南亚、南美市场必备认证

✅ 国际标准如 IEC 60068-2-30、国家标准 GB/T 2423.4 明确规定了各类产品的测试要求。未通过者,无法获得CE、FCC、CCC等准入资质。




四、测试现场直击:走进“人工雨林实验室”

🔬 测试全流程揭秘:

  1. 初始检测
    记录产品外观、功能状态、绝缘电阻值等基准参数。

  2. 放入试验箱
    关闭舱门,启动程序,进入第一个高温高湿循环。

  3. 高温高湿阶段(+40℃, 95%RH)
    水汽弥漫,空气中仿佛能拧出水来。此时,PCB板上的微小缝隙开始渗入湿气,金属部件悄然氧化。

  4. 降温过渡与恢复阶段
    温度逐步降至+25℃,相对湿度下降。这一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刻来临——由于热胀冷缩,外壳与内部元件产生应力差,可能引发微裂纹或脱焊。

  5. 中间检测(可选)
    在多个循环之间进行通电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启动失败、显示异常等问题。

  6. 最终评估
    完成全部循环后,取出样品,进行全面功能测试、外观检查、电气性能验证。


常见主营业务:3C认证、CB认证、CE认证、CQC认证、FCC认证、FDA认证、FDA注册、KC认证、MSDS报告、MSDS认证、MTBF测试、MTBF认证、PSE认证、REACH认证、ROHS认证、SRRC认证、材料分析、成分检测、尺寸检测、灯具检测、电池测试、产品寿命测试、ISTA包装测试、PCBA电路板测试、电容测试、防爆认证、盐雾测试、振动测试、质量检测报告!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13-2015深圳市讯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19127634号


网站地图 XML网站优化

咨询热线:0755-233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