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碳弧灯老化试验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阳光辐射及相关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淋雨等),评估材料在户外环境中耐老化性能的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它主要通过阳光碳弧灯提供辐射源,模拟材料长期暴露在户外所遭受的光、热、水等综合老化作用,进而快速判断材料的老化趋势(如外观劣化、性能下降等),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纺织品、皮革等材料的质量检测与研发。
一、试验原理
阳光碳弧灯老化试验的核心是 **“人工模拟自然老化环境”**:
阳光碳弧灯(一种以碳电极放电产生光辐射的光源)通过电弧放电产生连续光谱,其光谱涵盖紫外线(UV)、可见光(VIS)及部分红外线(IR),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太阳光谱的辐射特性;同时,试验箱内可控制温度(如黑板温度、箱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并通过淋雨装置模拟自然降雨,从而构建 “光 - 热 - 湿 - 水” 协同作用的老化环境。
材料在该环境中会因光氧化、热降解、水解等化学反应,以及物理应力(如热胀冷缩),逐渐出现老化现象(如变色、开裂、粉化、强度下降等)—— 通过加速试验(通常数天至数月),可推测材料在实际户外环境中的长期耐老化性能。
二、关键试验要素
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与 “模拟真实性” 密切相关,需严格控制以下关键要素:
1. 光源:阳光碳弧灯的类型
阳光碳弧灯是试验的核心,根据结构差异分为封闭式碳弧灯和开放式碳弧灯,两者光谱特性不同,适用场景也有区别:
2. 核心试验参数
参数需根据材料实际使用环境(如热带、温带、干旱或多雨地区)设定,常见关键参数包括:
3. 试验标准
不同行业 / 地区有明确的标准规范试验流程,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常见标准包括:
标准体系 | 代表性标准号 | 核心内容 |
---|---|---|
ASTM(美国) | ASTM G152-13(2022) | 封闭式阳光碳弧灯老化试验方法 |
ISO(国际) | ISO 4892-3:2013 | 塑料老化试验 — 第 3 部分:碳弧灯法 |
GB(中国) | GB/T 16422.2-2014 |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 第 2 部分:碳弧灯 |
JIS(日本) | JIS K 7350-2:2008 | 塑料暴露试验 — 碳弧灯法 |
注:标准中会明确光源类型、参数范围(如辐照度、温度)、样品安装方式、试验周期等,需根据材料类型(如塑料、涂料)选择对应标准。
三、试验流程(以塑料样品为例)
1. 样品准备
2. 试验操作
3. 老化后评价
试验结束(或达到预定周期,如 500h、1000h)后,对样品进行性能测试,与初始状态对比,常用评价指标包括:
四、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目前因光谱匹配性问题,阳光碳弧灯老化试验已逐渐被氙灯老化试验(光谱更接近自然光)取代,但在部分特定场景仍有应用:
五、与其他老化试验的区别
常见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还包括 “氙灯老化试验”“荧光紫外灯老化试验”,三者的核心区别在于 “光源光谱”,直接影响模拟真实性:
综上,阳光碳弧灯老化试验是一种经典的人工加速老化方法,虽因光谱局限性逐渐被替代,但了解其原理、参数及流程,对理解材料老化测试的 “模拟逻辑”(通过控制关键环境因素加速老化)仍有重要意义。实际应用中,需优先根据材料使用场景和标准要求,选择与自然老化相关性更高的试验方法(如氙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