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舒适的床垫,是优质睡眠的基石。但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新买的床垫睡了不到两年,中间就“塌”了下去,翻身时总往中间滑,腰背还越来越酸?这很可能是因为床垫的耐久性不足,经不起长期使用。
为了科学评估床垫在长期使用中是否会出现永久性变形、支撑力下降等问题,行业采用了一项关键测试——床垫耐久性压陷测试(或称“反复压陷测试”)。这项测试模拟人十年如一日地在床垫上睡眠的“疲劳过程”,是衡量床垫品质的核心指标之一。
一、什么是耐久性压陷测试?
耐久性压陷测试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对床垫施加周期性压力,模拟人体长期卧姿压迫,以评估其结构稳定性、弹性保持能力和抗永久变形性能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钢铁巨人”每天在床上压几千次,连续“睡”上数百小时,看床垫会不会“扛不住”。
这项测试是判断床垫是否“耐用”的关键依据,直接影响产品的质保年限和用户口碑。
二、测试依据标准
中国现行的床垫性能测试主要依据:
GB/T 26706-2023《软体家具 棕纤维弹性床垫》
QB/T 1952.2-2023《软体家具 弹簧软床垫》
其中,QB/T 1952.2-2023 是弹簧床垫的权威标准,明确规定了耐久性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
三、测试原理与设备
1. 测试设备:床垫耐久性试验机
该设备配备一个模拟人体臀部或背部形状的压头(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00–500mm),通过气动或伺服系统驱动,以设定的频率和力度反复压入床垫。
2. 压头材质与形状
常见压头为金属制,外包覆弹性材料(如橡胶),模拟人体接触面。
压头重量和压力可调,通常施加 70–120 kg 的负载,对应不同体型人群。
四、测试步骤详解
以QB/T 1952.2-2023为例,典型测试流程如下:
步骤1:样品准备
新床垫在实验室环境中静置24小时以上,恢复出厂状态。
测量并记录床垫初始厚度(H₀),通常在中心区域取多个点平均值。
步骤2:设定测试参数
压陷深度:通常为床垫厚度的20%–30%(如200mm厚床垫,压入40–60mm)
加载频率:每分钟15–30次(模拟呼吸式压力变化)
循环次数:
普通床垫:30,000次
高耐久性床垫:60,000次甚至100,000次
(约相当于5–10年正常使用)
步骤3:开始测试
压头按设定频率和深度反复压入床垫中心区域(主卧区)。
全程监控压力、位移曲线,确保加载稳定。
步骤4:测试后测量
测试结束后,静置24小时,让床垫“恢复”。
再次测量中心区域厚度(H₁)。
五、判定标准:什么样的床垫算“合格”?
根据QB/T 1952.2-2023,测试后床垫需满足以下要求:
永久压陷量 ≤ 15 mm
——这是硬性指标。若压陷超过15mm,即判定为耐久性不合格,意味着床垫已“塌陷”。
无结构性损坏
——如弹簧断裂、移位、边框变形、面料开裂、内部填充物塌陷或分层。
支撑性能无明显下降
——通过手感或仪器检测,确认床垫回弹力、支撑力未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