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销售热线0755-23312011

检测认证专业知识分享

智能手机安全性能检测 GB 4943.1-2022

在当今数字时代,智能手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通讯工具范畴,成为集工作、学习、娱乐、支付、社交于一体的“数字器官”。我们几乎全天候地将它贴身携带、频繁操作,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个人隐私、财产乃至人身安全。一块异常发热的电池、一个存在短路风险的充电接口、一次因绝缘失效导致的电击,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气安全,中国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该标准整合并替代了旧的GB 4943.1(信息技术设备)和GB 8898(音视频设备)标准,为智能手机等现代智能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提供了统一、全面的“中国方案”。

一、 GB 4943.1-2022标准概述

GB 4943.1-2022 是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2年发布,并已于2023年8月1日起全面实施。它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 IEC 62368-1:2018 标准,标志着中国在信息技术设备安全领域与国际先进标准全面接轨。

  • 核心理念革新: 与旧标准基于“规则”的方法不同,GB 4943.1-2022采用了基于危险源和防护措施的“危害基础安全工程”(HBSE) 理念。它不再简单规定“必须怎么做”,而是先识别设备可能产生的能量源(如电能、热能、辐射能),再评估其是否构成危险(如电击、着火、热灼伤、机械伤害、辐射伤害),最后规定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来消除或降低风险。

  • 核心目的: 防止用户和维护人员在正常使用和可预见的误用条件下,受到电击、能量、着火、热、机械、辐射和化学等危害。

  • 适用范围: 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600V的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完美覆盖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路由器、显示器、打印机等所有主流智能终端。

二、 智能手机安全性能检测的核心项目

基于GB 4943.1-2022的危险源分析框架,对智能手机的安全性能检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关键风险点展开:

1. 电击危险防护(Energy Hazards)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安全要求。

  •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

    • 测试目的: 测量用户在正常使用时,通过人体可能流过的电流(接触电流)以及通过保护接地导体的电流。

    • 意义: 确保即使在单一故障条件下(如内部绝缘失效),流过人体的电流也远低于感知或摆脱阈值,防止电击。

  •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测试目的: 检查电路板、元器件之间导体的空间最短距离(电气间隙)和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路径(爬电距离)。

    • 意义: 防止在高电压下发生空气击穿或表面闪络,导致短路或电击。对于手机内部的高压电路(如屏幕背光、无线充电线圈)尤为重要。

  • 绝缘要求:

    • 测试目的: 评估不同电压等级电路之间的绝缘材料的耐压能力。

    • 方法: 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抗电强度试验(耐压测试),在规定时间内施加远高于工作电压的测试电压,考核绝缘系统是否击穿。

2. 着火危险防护(Fire Hazards)

由过热、电弧或短路引发的火灾是智能手机最令人担忧的风险之一。

  • 防火外壳材料:

    • 要求: 手机外壳(尤其是后盖)必须使用阻燃材料

    • 测试方法: 进行灼热丝试验(Glow-Wire Test, GWFI/GWIT)和针焰试验(Needle-Flame Test)。

    • 意义: 模拟内部元件过热或起弧时,外壳材料是否会被点燃,以及一旦点燃后是否能自熄,防止火焰蔓延。

  • 电池安全:

    • 关联标准: 虽然GB 4943.1-2022包含对电池电路的保护要求,但锂电池本身的安全部分主要依据 GB 31241《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

    • 在GB 4943.1中的体现: 要求手机设计必须包含对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过电流和短路保护电路(PCB),防止电池因滥用而热失控、起火或爆炸。

  • 元器件异常温升:

    • 测试目的: 在正常工作和模拟故障(如短路某个电容)条件下,测量手机内部元器件(如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无线充电线圈)的表面温度。

    • 意义: 确保温度不会高到引燃邻近材料或造成用户烫伤。

3. 热危险防护(Thermal Hazards)

防止用户因接触高温表面而被烫伤。

  • 外壳温升测试:

    • 方法: 将手机置于最高额定环境温度下,运行高负载程序(如游戏、视频通话、无线充电)直至温度稳定。

    • 测量: 使用热电偶或红外热像仪测量手机外壳可接触表面的温度。

    • 限值: 标准根据不同材料(金属、塑料)和用户接触可能性(正常操作、短暂接触、长期接触)设定了严格的温升限值(例如,金属表面长期接触温升通常不超过35K)。

4. 机械危险防护(Mechanical Hazards)

  • 结构强度:

    • 测试: 可能包括跌落试验、挤压试验等,考核手机在意外跌落或受压后,电池是否泄漏、起火,或是否产生可能刺伤用户的锐利边缘。

  • 稳定性(对带支架的设备): 虽然对手机本身不直接适用,但标准理念涵盖设备在正常使用时的稳定性。

5. 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

  • 激光辐射: 对于配备激光对焦或ToF传感器的手机,需评估其激光辐射等级,确保属于安全的1类或1M类。

  • 声压级: 对扬声器的最大输出声压进行限制,防止听力损伤。

  • 有害物质: 虽然主要由 GB/T 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管控,但GB 4943.1-2022也要求材料在着火时不应释放过量的有毒气体。



常见主营业务:3C认证、CB认证、CE认证、CQC认证、FCC认证、FDA认证、FDA注册、KC认证、MSDS报告、MSDS认证、MTBF测试、MTBF认证、PSE认证、REACH认证、ROHS认证、SRRC认证、材料分析、成分检测、尺寸检测、灯具检测、电池测试、产品寿命测试、ISTA包装测试、PCBA电路板测试、电容测试、防爆认证、盐雾测试、振动测试、质量检测报告!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13-2015深圳市讯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19127634号


网站地图 XML网站优化

咨询热线:0755-233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