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销售热线0755-23312011

检测认证专业知识分享

按 ISO 11357 标准的塑料热分析测试

ISO 11357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塑料热分析测试标准系列,涵盖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热机械分析(TMA)等多种热分析技术,用于评估塑料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相变、热稳定性、热膨胀等)。以下从标准核心内容、主要测试方法及汽车塑料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说明:

一、标准体系与核心目的

ISO 11357 由多个部分组成,针对不同热分析技术制定规范,核心目的是:


  • 统一塑料热分析的测试方法和数据表达形式,确保结果的可重复性可比性

  • 通过热性能参数(如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分解温度)评估塑料的加工适应性、使用温度范围及耐久性。


主要部分包括:


  • ISO 11357-1:总则(术语、通用测试原则、仪器要求);

  • ISO 11357-2: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测定相变温度、焓变等;

  • ISO 11357-3:热重分析法(TGA)—— 测定热稳定性、成分分析;

  • ISO 11357-4:热机械分析(TMA)—— 测定热膨胀系数、软化温度;

  • ISO 11357-5:动态机械分析(DMA)—— 测定粘弹性(如储能模量、损耗因子)。

二、核心测试方法与汽车塑料应用

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ISO 11357-2)

原理:在程序控温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热流差,反映样品吸热或放热过程(如相变、结晶、氧化等)。


关键参数与应用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 塑料从玻璃态(硬脆)转变为高弹态(柔韧)的温度,是塑料使用温度的重要界限(如汽车内饰件的 Tg 需高于车内最高温度,避免变形)。

    • 测试:通过 DSC 曲线的基线偏移确定,常见塑料 Tg:PP 约 - 10℃,PC 约 150℃,ABS 约 105℃。

  • 熔点(Tm)与结晶温度(Tc)

    • 对结晶性塑料(如 PP、PA),Tm 是固态变液态的温度(影响加工温度,如注塑成型需高于 Tm);Tc 是液态变固态时的结晶温度(影响冷却工艺)。

    • 测试:DSC 曲线中的吸热峰(Tm)或放热峰(Tc)。

  • 热焓(ΔH)

    • 相变过程的热量变化(如结晶焓、熔融焓),用于评估结晶度(结晶度越高,材料强度和耐热性越好,如汽车发动机罩盖用 PA66 的高结晶度设计)。

  • 氧化诱导期(OIT)

    • 塑料在氧气中开始氧化放热的时间,反映耐热氧老化能力(如汽车发动机周边塑料需长 OIT,避免高温下快速降解)。

2. 热重分析法(TGA,ISO 11357-3)

原理:在程序控温下,测量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用于分析热分解、挥发物含量、填充剂比例等。


关键参数与应用


  • 热分解温度(Td)

    • 样品质量开始显著下降的温度(通常取质量损失 5% 或 10% 时的温度),是塑料耐热性的核心指标(如汽车排气管隔热罩用塑料需 Td>200℃)。

    • 对比不同气氛(空气、氮气)下的 Td,可区分热分解(氮气中)和热氧化分解(空气中)。

  • 成分分析

    • 低分子量挥发物(如增塑剂)在低温段失重;

    • 聚合物基体在中高温段分解;

    • 无机填充剂(如玻纤、炭黑)在高温下残留(用于计算填充量,如汽车保险杠 PP 中玻纤含量通常为 10%~30%)。

    • 多步失重曲线可解析塑料中的组分,如:

  • 残留量

    • 高温(如 800℃)下的剩余质量,用于测定无机添加剂(如阻燃剂、颜料)的含量(如汽车线束护套的阻燃塑料需验证阻燃剂比例是否达标)。

3. 热机械分析(TMA,ISO 11357-4)

原理:在程序控温下,测量样品在恒定载荷下的尺寸变化,评估热膨胀、软化行为。


关键参数与应用


  • 线性热膨胀系数(CLTE)

    • 温度每升高 1℃的尺寸变化率(分线膨胀和体积膨胀),影响塑料与其他材料的匹配性(如汽车塑料零件与金属支架的 CLTE 需接近,避免冷热循环下产生应力开裂)。

    • 测试方向:对纤维增强塑料(如 GMT 片材)需区分纵向和横向 CLTE(因纤维会抑制膨胀)。

  • 软化温度(Ts)

    • 样品在特定载荷下开始明显变形的温度(如维卡软化点),用于评估塑料在受力下的耐热性(如汽车仪表板在阳光直射下的抗变形能力,需 Ts 高于车内最高温度)。

4. 动态机械分析(DMA,ISO 11357-5)

原理:在程序控温下,对样品施加周期性交变应力,测量其应力 - 应变响应,评估粘弹性(储能模量、损耗因子)。


关键参数与应用


  • 储能模量(E'):反映材料的刚性(弹性部分),随温度升高而下降,Tg 附近会出现明显突变(用于验证 DSC 测得的 Tg,且更敏感于微量相转变)。

  • 损耗因子(tanδ):反映能量损耗(粘性部分),tanδ 峰值对应 Tg(可区分塑料中的多元相,如 ABS 中的 PB 相 Tg 较低,SAN 相 Tg 较高)。

  • 应用场景:评估塑料的低温脆性(如汽车外饰件在 - 40℃下的抗冲击性,需 E' 不过高、tanδ 不过低)、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如发动机舱线束固定件的 E' 衰减速率)。

三、测试条件的关键设定

  1. 温度范围

    • 通用塑料(PP、PE):-100℃~300℃;

    • 工程塑料(PA、PC):-100℃~500℃;

    • 高温塑料(PEEK):室温~600℃。

    • 根据塑料类型和应用场景选择,如:

  2. 升温速率

    • 影响峰形和测试精度,通常为 5~20℃/min(速率越快,峰温越高、峰宽越大,需在标准中统一,如 DSC 常用 10℃/min)。

  3. 气氛

    • 惰性气氛(氮气):用于避免氧化,测定纯热分解行为;

    • 空气 / 氧气:用于评估氧化稳定性(如 OIT 测试);

    • 真空:用于分析低沸点挥发物。

  4. 样品状态

    • 形状:薄膜、颗粒、块状(需均匀且无气泡,TGA 样品通常粉碎以增加表面积);

    • 质量:DSC 约 5~10 mg,TGA 约 10~50 mg,TMA/DMA 根据夹具调整(需保证热传导均匀)。

四、汽车塑料测试的特殊考量

  1. 模拟实际工况

    • 对长期使用的零件(如车门把手),需结合老化测试(如湿热老化)后再进行热分析,评估性能衰减(如老化后 Tg 是否下降、OIT 是否缩短)。

    • 对受力部件(如底盘护板),TMA 测试需模拟实际载荷(如按安装压力设定 TMA 的施加力)。

  2. 与其他标准协同

    • 热分析结果需结合力学测试(如 ISO 527 拉伸、ISO 179 冲击),全面评估塑料性能(如 Tg 以下的塑料冲击强度更高,Tg 以上则下降)。

    • 与耐候性标准(如 ISO 4892)结合,验证紫外线老化对热稳定性的影响(如汽车外饰件的 PP 在老化后 Td 是否降低)。

五、数据记录与报告要求

根据 ISO 11357-1,测试报告需包含:


  • 样品信息(名称、批号、形态、预处理方式);

  • 仪器型号、测试参数(温度范围、升温速率、气氛、样品质量);

  • 原始曲线(如 DSC 热流 - 温度曲线、TGA 质量 - 温度曲线);

  • 关键参数值(如 Tg、Tm、Td、CLTE)及计算方法;

  • 测试偏差(如重复测试的标准差)。


ISO 11357 系列标准为汽车塑料的热性能评估提供了系统化方法,帮助制造商在设计阶段筛选材料(如选择高 Tg 的 PC 用于车灯外壳)、优化加工工艺(如根据 Tm 设定注塑温度),并验证零件在汽车全生命周期内的耐热可靠

常见主营业务:3C认证、CB认证、CE认证、CQC认证、FCC认证、FDA认证、FDA注册、KC认证、MSDS报告、MSDS认证、MTBF测试、MTBF认证、PSE认证、REACH认证、ROHS认证、SRRC认证、材料分析、成分检测、尺寸检测、灯具检测、电池测试、产品寿命测试、ISTA包装测试、PCBA电路板测试、电容测试、防爆认证、盐雾测试、振动测试、质量检测报告!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13-2015深圳市讯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19127634号


网站地图 XML网站优化

咨询热线:0755-23312011